正大期货概述:国内外期货的互换市场
2022-11-01

    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的货币交易商为了逃避英国的外汇管制而开发了货币互换。1981IBM与世界银行之间在伦敦签署的利率互换协议是世界上第一份利率互换协议,并于1982年引入美国。利率互换已成为所有互换交易乃至所有金融衍生品中最为活跃、交易量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品种之一。

    早期的互换交易中,金融机构扮演着经纪人角色,为客户寻找交易对手并赚取佣金。但是短期内匹配对手相当困难,因此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引人了做市商制度,作为交易双方的对手方,为互换市场提供了充足的流动性。与此同时,互换的标准化也稳步推进。1985年国际互换商协会成立,并制定了互换交易的行业标准、协议范本和定义文件等。国际互换商协会制定的ISDA主协议已成为全球金融机构签订互换及其他多种OTC衍生产品的范本。ISDA主协议具有特殊的三项制度基础,即单一协议、瑕疵资产与终止净额结算,包括协议主文、附件和交易确认书三部分,有效维系了国际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平稳发展,并为越来越多国家或地区的立法机关所认可。

    我国互换市场起步较晚,2005112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与包括4家国有银行在内的10家商业银行首次进行了美元与人民币1年期货币掉期(中国人民银行一般称货币互换为货币掉期)业务操作,宣告中国人民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货币掉期业务正式展开。

自此,货币互换参与机构不断增加,业务不断丰富

2007年商业银行之间可以两两进行交易,

2011年允许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开展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

2012年汇丰银行在外汇市场上达成了首笔无本金交换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

现阶段银行间远期外汇市场已开展了美元\欧元、日元、港币、英镑、澳元兑人民币6个货币对的货币掉期业务。

利率互换则是伴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逐渐兴起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2006年开展了利率互换试点,国家开发银行与光大银行进行了第一笔利率互换交易。

经过两年试点,2008年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开始正式全面推进,2010年之后,利率互换市场发展尤为迅速,成交量不断增加。

股票互换

20131月中国证监会批准光大证券以场外交易形式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

地址:香港九龙临乐街19号南丰商业中心8楼808室

版权所有 © 正大期货_正大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正大期货,正大国际期货,香港正大期货,正大期货官网